
为什么孩子的成绩不好?老师在以往的工作中接触了成百上千的高三学生家长,对家长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做过一个简单的归纳。发现100个学生家长,99个都说不清楚,看看你是不是属于这里面的绝大多数。
第一类,学习态度类。比如家长一般会说,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只知道玩,回到家里既不看书也不做作业,只知道玩手机打游戏。
第二类,性格类。比如家长会说学生懒,做事拖沓得很。或者学生内向,有问题不好意思问。
第三类,方法类。家长可能会说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太死板,不灵活,不会举一反三。
第四类,其它原因,比如周围同学都不学,学习氛围不好,还有学校换老师导致学生成绩下降,或者一到考试就紧张、学校老师不关注等等。
关于家长的这些回答,多数是孩子成绩差的外在表现。不是学生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如果按照家长的这些思路去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是很难找到方法的,因为按照这些思路去解决的话,最后基本上都会变成一味的“说教”,就是给学生上“政治课”,进行“思想教育”。比如 “学习要努力啊”“学习态度要端正点”“有不懂的一定要问老师”“不要学的那么死,要学会举一反三”。这些话学生不想听,因为听了太多,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做不到,但家长又不得不在孩子面前念叨,最后的结果就是发生矛盾,甚至产生争吵。然后家长就会说:现在的娃儿太逆反了,多说一句都嫌烦,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哪像我们那个时候,父母说啥是啥。
为了帮家长彻底搞清楚这个问题,让家长朋友们清楚自己对于孩子的教育为什么会没有效果?老师这边画了一个图,给大家讲一下。
其实一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上课听不懂、课后记不住、作业不会做、记住会忘也就是遗忘的问题,这些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般学生刚开始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是不会直接放弃的,都会自己想办法努力去解决,但是当他们发现努力之后依然解决不了,学生就会开始放弃,并且在这个过程会产生“学习代账”的问题,这个会进一步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这就开启了学生学习的“恶性循环”,甚至到最后学生开始“摆烂”。
学校和家长一旦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变化,或者学习动力不足,就会开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一般学校和家庭这种思想教育针对是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这一外在表现,它并没解决学生产生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到这里你就应该清楚,为什么这样的“思想教育”往往没有用,为什么你的孩子不听话,为什么会这么逆反。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办?其实正确的着手点应该在想办法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困难,或者说要想办法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学生上课能听懂,课后能记住,能够把作业做出来,还需要我们经常对学生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吗?
所以作为老师也好,家长也好,不要一味地去批评学生,教育者必须要清楚任何一个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任何问题都不能只看表面,如果仅仅是从表面入手,那就是做表面功夫,对解决问题没什么帮助,反而可能帮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