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家长会抱怨,自己孩子平时写作业都完成得不错,可一到考试就不会。然而,仔细观察这类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共同习惯:写作业时喜欢频繁地去翻书。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明确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巩固和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运用;
第三,也是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考察学生当日所学知识点是否掌握。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这个手段,来检验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作业做对了,说明知识点掌握了;作业做错了,或者是不会做,那么说明还是知识漏洞,需要再花时间去解决。
所以,如果学生翻书写作业,就无法达到一个检验的目的,也就无法通过写作业筛选出来哪些知识点还没有真正掌握。于是,学生就会盲目地认为自己所有知识点都会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平时自我感觉良好,结果到了考试就翻车。
而学生之所以写作业时要去翻书,究其原因,还是在做作业的步骤上出了问题。为了阐述得更清楚,可以用一个简图来分析:
对比上图,联系学生做作业翻书这个行为,应该能够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去翻书了。因为他们还没有完成当天所学知识点的记忆,知识点还停留在课本上,那么在做作业时,即使知道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但由于没有记住,就无法从大脑里提取出对应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就想去翻书。
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向学生提出要求是没有用的。需要学生在做作业之前,把当天所学的内容真正记住。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安排,能够适应大部分优生,但对于自律性不强的差生而言,就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没有人监督学生的记忆掌握情况,全凭学生自觉;第二,在学生上完课和晚自习做作业之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理解记忆这一步,这也是直接导致很多学生“作业做的不少,但是成绩没长进”的原因。